站在滿滿的書架前,看著各式各樣的書,以吸引我的,隨手拿起來翻翻。
我想找一本符合當下心境的書,一本又一本。
沒法下任何的決定,只有思緒不斷地飄去。他說【你恍神的很】
【恍神】也許吧!
腦海中,不斷地翻攪。
想著~那被包著透明套子的書,是怕人看了久不想買?
還是根本對自己的書,沒自信?
或者,這樣才會勾起人類的好奇心?
各式各樣的書,什麼都有,光是書名 我就可以揣測許久,也許,就向當下的腦袋,渾沌不明。
所以無法知道自己愛些什麼。
而人,不也如此。
每個人都被透明卻不透風的書套包裹著,似乎可以一目瞭然,但真正的本性,無法全以外表猜透。
說來很妙,用口語也許只能表達某件事。
但經過思緒的反芻,所寫下的文字,可能清楚的多。
也許,生活上我們互動了,但卻不知身邊的人最真地想法。
但經由思緒轉換為文字,才懂身邊人的想法。
有些事、有些感覺,說不出來。
經由文字,才能表達。因為,字與字連成的不只是線,而是幅畫。
跟著胖胖說【我們來寫信吧!】
他望望身邊的我,摸摸頭【你恍神的很】
還站在書櫃前,還是一本書都沒買下,可能是我還在整理著自己的腦袋,想要弄清楚【我】想要些什麼
開口【說話】簡單,但如何精準的表達出正確的意思
這很難。
聽聲音 【簡單】,但如何聽懂話,這很難。
如何把文字哩,該有的【溫度】,正確的表達,這更是一件不簡單的事
【語言】若用在公事上,如何的不添加自己私人的情緒,就事論事
又不傷害人,不維護自己,這更是難。
可能,【自己的】感覺太猛烈
可能,把【自己】放太重,所以,心情的起伏,更易受到言語的影響
還在學著 如何聽懂話,聽不懂話。
說話不帶私人感情,再適當的時機,把【真的自己】與【話】分開。
再對的人面前,說對的話。這門課,好難喔!
也許,就這樣的透過文字來反省自己,可能可以釐出一點頭緒吧
怎麼?今日的文字及想法,就像小紅到訪般的善感呀
這,也是我的一部份。嘗試著更了解自己。